產創合作專家
產創永慶聯名講座 楊千旻談負責任的AI協作
林 卓安2023-09-20T08:42:09+08:00生成式人工智慧近期席捲全球,台灣微軟法務協理楊千旻博士強調,2016年第一季出現的人工智慧圍棋軟體AlphaGo,當時以為人工智慧比人類優秀;2022年底ChatGPT問世則主張 […]
產創合作專家
生成式人工智慧近期席捲全球,台灣微軟法務協理楊千旻博士強調,2016年第一季出現的人工智慧圍棋軟體AlphaGo,當時以為人工智慧比人類優秀;2022年底ChatGPT問世則主張 […]
ChatGPT入侵,引發學術界激烈探討,「消極禁止無濟於事,人工智慧對教育會帶來重大改變,改變人類未來學習方式。」OpenAI公司執行長技術顧問Mohammad Bavarian給了這樣的說法。 […]
由政大校友白志棠所創辦的觀光資訊服務公司「趣遊網」,為政大創新育成中心的績優新創公司之一,其創辦至今已超過十年。從研發民宿管家訂房軟體 […]
AI正在改變世界,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內容執行長黃兆徽坦言:「AI還短期內不太可能取代人,但是不會用,會被會用AI的人取代」。 […]
一台SNG轉播車要多少經費?創造智能科技執行長林慧珍指出,從電視台要出造價至少1200萬元的SNG轉播車進行轉播服務,現今使用智慧型手機連上網路即可直播,說明科技日新月異,AI時代需要創造智能,而非被AI或跨國科技公司掌控。 […]
猶太裔文化評論哲學家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Essais)《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著作指出;在複製的年代中,藝術喪失了它的本真性,我們因而進入一個「靈光」消逝的年代。福建理工學院助理教授劉惠華博士表示,不論藝術創作工作者是否依舊面臨拖棚? 如何適應AIGC時代,刻不容緩。 […]
生成式AI時代來臨,藝術媒體工作者是否飯碗不保?,Yahoo TV劉增怡總監製表示,AI有助於內容產製流程的效益化,除可更清楚掌握訊息服務的目標閱聽人,也有助於媒體從業者提升產製時程。 […]
作家吳淡如近日因表示使用AI軟體製圖,引發爭議,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動畫系主任趙瞬文博士表示,AIGC生成的作品,有別於藝術創作者所謂的使用數位工具創作的數位繪圖,然而,AIGC開啟另一共創世代的來臨。 […]
成立不出兩年的光癮嗜艷,貌似是個全新的新媒體公司,團隊很新、概念很新,然而團隊成員都不是新媒體藝術界的新人!他們過去曾是某家新媒體藝術公司的同事,後來各自轉換跑道離開新媒體藝術行業,最後才又因著對新媒體發展的理想與拓展新媒體藝術的可能性而重聚。因此,光癮嗜艷可說是由一群資深新媒體藝術創作者組合而成的團隊,結合數位、藝術與行銷,致力於運用新媒材突破傳統展覽形式,開發更多元的展覽可能。 […]
池上禾穀坊創辦人魏瑞廷,以智慧種稻聞名,運用氣象站蒐集數據預估氣候變遷,並導入區塊鏈記錄稻米生產履歷,更曾發行「鳳梨釋迦NFT」,不僅助釋迦農民將作物賣進東南亞,更讓農民能跨越盤商直接面對消費者,是農業行銷之一大創舉。近年,魏瑞廷將目標市場拓展到回教國家,並順應全球永續環保趨勢,期望能將台灣稻米市場推向國際。 […]
116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研創大樓3樓306室
上班日: 9:00 AM – 18:00 PM
02-29393091 # 69347
場館服務
許珈瑄 #69326 sukika@nccu.edu.tw
宋建興 #69327 121786@nccu.edu.tw
核銷服務
曹瑋峰 #67480 129988@nccu.edu.tw
產學合作
陳駿德 #69346 angus.c@nccu.edu.tw
李筱甄 #69306 vickey67@nccu.edu.tw
創新育成
張杏萍 #67080 kristy@nccu.edu.tw
溫瑞玲 #69329 linda@nccu.edu.tw
智財服務
張弘諺 #69348 hungyen@nc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