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uanniyang

About 楊 軒妮

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
So far 楊 軒妮 has created 41 blog entries.
25 04, 2024

【智財講座】聽音樂學智財權,依錚依靜分享音樂著作權歸屬

2024-04-25T12:00:52+08:00

(撰文:楊軒妮 / 編輯:張弘諺/發行:產創總中心) 本年度(112學年度)第二學期「智慧財產權沙龍系列講座」 第一場,產學營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下稱產創總中心)跳脫傳統嚴肅且制式的智慧財產權議題分享形式,特別邀請曾獲政大金旋獎第27屆重對唱組第一名、成團超過十年的二重唱雙胞胎姊妹「依錚依靜」,透過音樂分享會的形式,穿插介紹著作權法的相關概念,提醒音樂創作、歌曲使用,在智慧財產權上應注意的眉眉角角。 依錚依靜以歌曲〈臨在〉開場,分享與政大緣分的開始。當時在台南讀大學的依錚,為了準備政大金旋獎,從台南搭復興號上來台北找依靜練習,榮獲第27屆重唱組第一名。之後依靜又在盧廣仲吉他大賽中喜獲冠軍,擔任過盧廣仲、張懸、法蘭等人的吉他手,正式展開了「依錚依靜」的音樂生涯。 在演唱了歌曲〈和我在一起〉、〈陣雨之間〉後,依錚依靜與我們分享一首歌的製作是很隨機、包含多種可能性的,可能先有詞,也可能先有曲,有可能兩者同時發生,著作權歸屬就在這其中去協調拆分比例。依錚依靜現場表演一段他們的日常創作過程,由依靜刷著吉他和弦、依錚哼著旋律,「此時這首曲子的著作權屬於兩個人。」依靜說。 語畢,依靜帶到下一個著作權問題:「若聽到背景音樂,有了作曲靈感,背景音樂創作者算是作曲者嗎?」依錚回應:「背景音樂創作者算是作曲者,只是在著作權的分配比例,需要去協調拆分。」 而詞曲做完,需找到信任的製作人、鋼琴手、貝斯手等,一起討論編曲和製作,錄製作品、上架平台。若想保有主導權,需爭取共同製作人,接著進入錄音階段,可以進錄音室,也可以「宅錄」,亦即在家錄。 依錚依靜接著演唱〈心靈感應〉、〈在森林的你〉及〈有人在家嗎〉。依錚依靜表示,心靈感應不只存在雙胞胎之間,其實一切萬物都有訊息想跟我們說。 有了依錚依靜對著作權的簡單介紹,智財專員張弘諺再為我們詳細解說音樂著作權之分類與歸屬。張弘諺說明,「音樂著作」是指包括曲譜、歌詞等等的創作;「錄音著作」是指表現系列聲音而能附著於任何媒介物上之著作,例如CD就是常見的錄音著作附著的媒介。而與音樂著作與錄音著作之著作財產權,又以公開播送權、公開演出權、公開傳輸權、重製權等最為重要。 那麼,要在影片當中加入某首歌,要如何避免侵害著作權法呢?張弘諺說明,由自己演唱既有歌曲可能侵害音樂著作;若使用歌手演唱版本則不只會侵害音樂著作,亦可能侵害錄音著作。然而,要一一取得作詞、作曲者、歌手、唱片公司的授權實則不易,因此台灣目前有「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即著作財產權人(公開播送、演出、傳輸)將權利交給集管團體後,由集管團體向利用人授權、收費後,再將所收到的報酬,分配給該著作財產權人。 觀眾問及,改歌詞是否會侵權?依錚依靜表示,若要公開分享,需取得作詞人的授權。張弘諺分享,著作權是為了保護著作權人,但為了讓著作得以流通,法律有規定得以合理使用之範圍。在曲完全沒變的情況下,直接改歌詞或許無法主張合理使用之抗辯。 至於依錚依靜的行銷策略,他們表示過去授權給《風和日麗》,讓其透過免費聆聽的方式宣傳,現在則是拿實體光碟,直接授權給熟悉的店家,讓他們能在店裡播放。「就算聽眾沒那麼人,但仍依自己模式創作,相信總會遇到頻率對的人。」依錚依靜說。 最後,依錚依靜為我們帶來第二張專輯的同名歌曲〈謎樣的花〉,告訴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們,不論是否盛開,現在的自己,就是可以與他人分享的、最美好的狀態。

【智財講座】聽音樂學智財權,依錚依靜分享音樂著作權歸屬2024-04-25T12:00:52+08:00
26 02, 2024

2024政大霍特獎校園賽:圍繞SDGs核心,發揮「無限」創意

2024-02-26T18:00:14+08:00

2024年政大霍特獎於2月23日在政大研創大樓二樓中央展演廳舉行。(照片來源:產創總中心) 撰文:楊軒妮|發行:產創總中心 2024年政大霍特獎於2月23日在政大研創大樓二樓中央展演廳盛大舉行,由政大歐語系邱瑋宸同學當任本校校園總召;政大商學院創新創業辦公室、政大產學營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簡稱產創總中心)共同協辦,本次競賽以「Unlimited」為主題、永續發展為核心,最終由 Team Amen、Embrace、 INNOFECT 榮獲前三名。首獎得主 Team Amen 將代表政大前往泰國曼谷參加霍特獎亞太區區域賽。 霍特獎(Hult Prize)是被譽為「大學生諾貝爾獎」的國際商業競賽,由美國霍特商學院發起,並得到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基金會的贊助。競賽旨在為年輕社會企業家提供創業平台,現已由聯合國主導。每年,競賽訂定不同主題,參賽隊伍以該主題為核心,設計創新的社會企業或創業概念,角逐高達100萬美元的創業獎金。 本次競賽,特別邀請2023 HULT PRIZE Taipei Summit入圍團隊 NCCU FABRECO 團隊— Angélica Urbina 及KIMBERLY CHEN LIAN共同擔任主持人,OEN Tech 創辦人及第12屆 AAMA 成員蕭新晟、政大前創新育成中心經理張一成、創咖啡創辦人及 DeepMentor 行銷總監楊育明擔任評審。來賓則有政大產創總中心營運長林士淵、創新育成中心專案經理張杏萍、創新創業辦公室承辦人吳素紅、AAMA社群經理林子琦以及2023年亞太區霍特獎區域經理 [...]

2024政大霍特獎校園賽:圍繞SDGs核心,發揮「無限」創意2024-02-26T18:00:14+08:00
25 01, 2024

資安風暴中的企業:零信任政策、跨部門合作打造數位韌性解方

2024-01-26T13:38:22+08:00

圖片來源:Canva 科技業近期災情頻傳,先是裁員潮,而後又爆出資安問題。16日鴻海子公司京鼎傳出遭駭客入侵,不僅資料被竊取,更被勒索贖金,儘管臺灣證券交易所立即請京鼎發出聲明,並赴京鼎查核,但隔日京鼎股票仍下迭超過3%。這並非台灣科技公司首次面臨資安威脅,最知名的例子莫過於2018年護國神山台積電的病毒污染事件,2018年8月台積電受Wannacry病毒污染,導致多家晶圓廠機台當機,產線停擺三天,當季總損失高達約26億新台幣。時間來到2020年,疫情期間許多企業為防疫開啟了遠距工作模式,人們則因外出活動受限增加了網際網路的使用頻率,資安問題從被漠視到成為燙手山芋,駭客透過入侵員工的設備作為跳板危害公司內部系統,而缺乏資安意識的員工,透過不安全的網路上網、未妥善保管設備等,也增加了機敏資料(sensitive information)外洩的機率。 企業資安危機的發生原因雖有不同,但都造成企業或大或小的損失,政府部門也難倖免於資訊安全漏洞。2022年,我國政府部門共通報了765件資安事件,其中「非法入侵」為通報大宗,而在第三級嚴重事件中,「資料外洩」佔多數,主因為人員資安意識不足、不當操作或設定、誤將未遮蔽之個人資料公開,或錯置於未限制存取之公開區域等。而將視角拉高至全球,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發布的《政府機關資安威脅與防護重點》指出,全球資安威脅以「網路釣魚」為主要攻擊媒介,有意者攻擊供應商軟體,取得供應商系統存取憑證,進而獲取營運或客戶的機敏資料。 「資安問題,就是國安問題」並非誇大其詞,在俄烏戰爭正式開戰之前,烏克蘭政府就已遭受三波惡意程式攻擊,前二波皆以破壞磁區為目標,使資料遭刪除後無法再取回,第三波則鎖定發電廠和辦公區電腦,使電廠無法提供服務;此外,攻擊方亦發放假訊息、發動釣魚攻擊,並利用系統漏洞置換政府網頁,讓民眾擔憂政府組織遭攻陷,一步步促成社會恐慌。在變動的國際情勢下,更有力的資安政策刻不容緩,台灣跟進拜登政府的「零信任」(Zero Trust)政策,以「從不信任,始終驗證」(Never Trust, Always Verify)為宗旨,以最小權限為原則,根據「需要」提供訪問權限,並即時監控、分析異常活動,以便檢測並控制潛在威脅。 圖片來源: Canva 零信任政策也能導入企業之中,企業首需評估組織當前資通安全狀況,釐清現有風險和威脅,再導入零信任政策,防範資安問題。勤業眾信的零信任架構,將企業資安問題分為「用戶、工作負載、資料、網路、裝置」五面向,並透過「遙測與分析、自動化與編排」兩方法,分析、預警並解決企業資安問題。供應鏈安全對科技產業至關重要,企業應加強供應鏈的資訊安全評估,確保所有供應商皆符合資訊安全標準,以避免攻擊者運用系統平台漏洞,入侵企業內部網路。 資訊安全為企業數位轉型中的一部分,然而再良好的防禦措施與基礎建設,亦無從避免有意的外部攻擊,及無意的人為疏失。企業除了透過零信任政策加強防禦、建立可靠耐久的基礎建設之外,應時刻注意最新國際趨勢,了解最新資安威脅,並適時安排以數位素養、資通知識為主題的教育訓練,以減少可預防的人為疏失、培養員工的資安素養、提升組織面對數位變遷的應對能力。面對資安問題,絕不能僅靠資安部門一方努力,打造具數位韌性的企業,應促進跨部門合作,讓企業上上下下皆能實際參與,潛移默化資安意識,進而使所有員工成為資訊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參考資料: 中央通訊社(2024),京鼎遭駭客入侵 分析:應優先強化攻擊前期防護。 經濟日報(2024),臺灣證券交易所赴京鼎公司查核資安事件。 林玟妏(2023),從烏俄戰爭中探討資安防護策略,新竹科學園區簡訊。 臺灣數位發展部(2023),111年度國家資通安全情勢報告。 陳威棋(2022),信任金融服務? 先從零信任做起,勤業眾信通訊。 TWCERT/CC(2022),遠距辦公的資安威脅與防護。 劉煥彥(2021),台積電三天痛失26億元的教訓!如何從機台中毒慘劇,變成全球半導體設備資安標準的總司令?,今周刊。 梁雁惠(2019),後疫情帶來的數位創新與資安威脅。 王宏仁(2018),【臺灣史上最大資安事件】深度剖析台積產線中毒大當機始末(上),Thome。 Jaye Tillson(2023)Zero Trust: Understanding the [...]

資安風暴中的企業:零信任政策、跨部門合作打造數位韌性解方2024-01-26T13:38:22+08:00
25 01, 2024

就業與創業都離不開數位科技,你我都該掌握數位能力

2024-01-26T14:30:23+08:00

圖片來源:Canva 你知道你每天上網幾小時嗎?除了工作、讀書需要大量上網之外,你喜不喜歡在休息時間滑手機、看短影片呢?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Domo研究調查,2023年全球人民上網時間超過1.3萬億小時,2023年台灣網路使用報告則顯示,台灣平均每人一天上網7小時14分,高於全球平均6小時17分,18-29歲、30-39歲、40-49歲三族群為上網的主力族群,有超過九成五的人會上網。 人手一台手機、家家有網路,在已發展及發展中國家皆非難事,數位產品、網際網路為人們帶來便利與娛樂,也讓工作者、學習者能輕易透過網際網路找尋多元且深入的資訊。 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Covid-19)以來,學生已漸漸習慣透過網路學習,職場上也多出了「遠端工作」(remote work)、「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 WFH)的選擇,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線上線下混合學習(online merge offline, OMO)也漸成為企業培育人才的新主力。根據FlexJobs在2023年的調查,96%的員工認為遠距工作或混合工作(hybrid work)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有正向影響,在舒適的地方工作可減輕壓力並提高注意力,減少工作出錯的和表現不佳的機會。新冠疫情促使人們不得不善用科技網路工作和生活,這大大影響了後疫情時代勞工的求職條件和企業主的徵才需求,改變過往數十年如一日的職場生態。 在職場上,掌握數位能力者,能在數位時代如魚得水,而對創業者來說,嗅到數位趨勢苗頭者,能取得先機。例如雲端通訊整合平台Twilio,創立於2008年,2016年掛牌上市,曾四度入選CNBC五十大企業,知名的應用之一是 Uber 的加密電話,司機和用戶可透過平台撥打電話給對方,但無法得知彼此的電話號碼,保障了雙方的資訊安全。安侯建業《台灣新創趨勢調查與展望》2023年報告指出,未來新創產業將聚焦在數位發展、新科技技術、ESG三面向,包含遠距醫療、開放金融(open financial technology)、Web 3.0 應用、食農科技、綠能產業等等,其中能源及區塊鏈(block chain)在2021年最受投資人重視。深究數位發展、新科技技術、ESG三面向的創業內容,皆不脫離數位科技的應用,而永續發展也無法獨立於數位科技,換言之,數位科技與永續發展將是未來創業的熱門題材。2023年底,政大產學營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簡稱產創總中心)舉辦的新創之星決賽,即以「政創永續Go SDGs」為主題,參加競賽的創業團隊,不論創業核心為何,無不以網際網路作為其創業發跡地,獲競賽前三名的團隊——非政府組織顧問服務、政大餐點應用程式、中年婦女就業平台,在永續發展目標為比賽主題外,不約而同皆需使用數位科技技術。 圖片來源:Canva 在雲端服務、電子商務及平台經濟的時代,數位科技不僅能作為創業的主要題材,非數位科技的創業題目,也往往需要透過數位科技的技術建立平台、物流、金流等,例如建立線上物流平台,實現實時追蹤、路線優化和智能倉儲,提升物流效率,或是零售業者建立電子商務平台,將線下商品帶到線上,建立品牌形象、擴大業務規模、經營客戶關係。高等教育的創新育成機構,也能運用數位科技來協助新創團隊發展,例如建立孵化器(Incubator)和加速器(Accelerator)平台,透過線上培訓、虛擬指導、數位分析等,培養新創學生團隊的軟硬實力,並邀請行業佼佼者或學長姐,開辦數位技術及敏捷(Agile)思維課程,培養新創團隊數位市場思維,建立快速適應、迭代開發、持續改進的能力。 數位科技不僅是創業的主要題材,也是所有新創公司、企業所需具備的重要關鍵技術,數位科技貫穿了職場、生活等各個層面,具備數位能力是在職場中有利無害的競爭優勢,然而快速的數位科技發展卻也考驗著企業,能否在這波數位浪潮下生存並取得先機。 參考資料: 曾曉汶(2023),【網絡生活】2023年全球上網時間逾1.3萬億小時,數據調查公司:人類更依賴互聯網,香港經濟日報。 鄭惠仁(2023),台灣使用網路時間高於全球平均,南市出招為3C降溫,聯合報。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23),2023年台灣網路報告。 [...]

就業與創業都離不開數位科技,你我都該掌握數位能力2024-01-26T14:30:23+08:00
18 12, 2023

【智財講座】生成式AI軟體有無著作權?黃秀蘭律師談數位藝術的法律爭議

2023-12-25T15:37:24+08:00

本年度(112學年度)第一學期「智慧財產權沙龍系列講座」 第三場,邀請到翰廷法律事務所的蘭天律師——黃秀蘭律師,擔任主講人。黃秀蘭長年深耕影視娛樂法律,不僅具備充足的智慧財產權法律知識及實務經驗,於其過去的訪談及著作中,更可窺見她豐富的人文關懷。在本場演講當中,黃秀蘭透過眾多實務案例,說明數位藝術的著作權歸屬及法律爭議,提醒學子在面對數位藝術案例時,首需釐清權利歸屬,第二確定作品是否發生授權關係、哪些權利受侵害,最後檢視是否違反其它法律。 翻轉經典作品 需注意引用素材合法性 黃秀蘭以可口可樂廣告masterpiece廣告影片開場,探討將靜態作品轉化成動畫影片是否構成侵權問題。黃秀蘭解釋,此廣告為經典作品的改作,改作是否合法,需視內容中的公共財是否侵害著作人格權,非公共財是否取得作者重製權而定。如影片中,梵谷、孟克、歌川廣重的畫作及古希臘雕像等經典畫作,皆已超過著作權法保護年限,屬於公共財,使用不需取得授權,只要改作不違反作者創作原意,則不構成侵害;而其中南非當代藝術家 Wonder Buhle 的作品《You Can’t Curse Me》因還在著作權法保護期限內,屬於非公共財,須向作者本人取得重製權,方得以重製。 而中國遊戲公司運用孫紅雷的知名電視劇《征服》的台詞和聲音,加上自製的買瓜砍人動畫,由於孫紅雷仍在世且該電視劇未過著作權法保護年限,遊戲公司未取得孫紅雷及影視作品著作權人的授權,故侵害了聲音權,需負賠償責任;至於孫紅雷主張危害名譽,則因觀眾多不會將劇中角色設定與藝人個人社會形象連結,故判決遊戲公司未侵害孫紅雷的名譽權。 觀眾提問,運用網路上的聲音素材,並透過AI軟體進行二次創作,著作權歸屬於AI或是創作人?黃秀蘭表示,不管使用什麼素材、是否運用AI軟體,只要作品為原創就受著作權法保護,但要注意聲音素材來源是否合法,否則可能侵害聲音權。 AI肖像遭竊? 唯「人類」享肖像權和著作權 在元宇宙大勢之下,虛擬人物是否具備肖像權、著作權也是當前熱門議題之一。黃秀蘭說明,依現行法規範只有「自然人」享有肖像權,而智慧財產權的核心宗旨為保護與鼓勵人類創作,因此需由人類主導且深入參與創作、是人類精神活動的產物,才能主張著作權。換言之,AI創作內容若純為機械化蒐集、統計等,非人類精神活動的產物,不得成為著作權主體。日本伊藤園綠茶新品廣告影片的AI代言人、民視的敏熙主播、Vtuber,皆非「自然人」,故不受肖像權保障。 簡言之,AI人物本身是一個作品,因此若AI人物受抄襲,等同作品被抄襲,侵害的是著作權而非肖像權;而能主張權利受侵害者,為該AI人物的「美術著作權人」,而非該AI人物。 舉例來說,若敏熙主播肖像遭到抄襲,能主張侵權者為創造敏熙這個肖像的美術著作權人,而非敏熙。同理,敏熙的新聞影片、播報內容的著作權人不是敏熙,而是背後的人類創作者或法人。 對於觀眾提問,在行規下不得公開個人資料的Vtuber創作者如何主張權利?黃秀蘭進一步說明,若無法以自然人主張權利,則能以公司法人申請,「自然人」與「法人」皆是人類主導創作,能主張權利主體。 除了AI人物會牽涉到肖像權問題,深偽技術(Deepfake)除了常侵害肖像權,往往也與名譽權的侵害難以分割。黃秀蘭解釋,在台灣現行法規定中,身體、名譽、姓名、自由、隱私皆屬人格權,而聲音因具備個人特色也屬於人格權的一部分。黃秀蘭表示,深偽技術是把雙面刃,台灣網紅小玉運用Deepfake的換臉技術,將色情片女主角「換臉」成名人臉蛋以牟利,即為負面案例,侵害了名人的名譽權及肖像權。 擁抱生成式AI 著作權歸屬判定 在深度學習邁向成熟、ChatGPT橫空出世後,生成式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 AIGC)不斷面臨著作權歸屬及個資法侵害問題。 在正面案例中,星際大戰配音員詹姆斯厄爾瓊斯(James Earl Jones)將聲音授權給烏克蘭公司Respeecher。Respeecher透過歷年錄音,建立其聲音檔案,並透過聲音檔案讀出新台詞。由於Respeecher已取得詹姆斯厄爾瓊斯的聲音授權,而AI生成新台詞由Respeecher錄製,故錄音著作權屬於Respeecher,此案例無侵害聲音權及著作權。曾參與建立演員表演模型的湯姆漢克斯(Tom [...]

【智財講座】生成式AI軟體有無著作權?黃秀蘭律師談數位藝術的法律爭議2023-12-25T15:37:24+08:00
4 12, 2023

2023政創永續Go SDGs:新創之星決賽——NGO顧問服務、政大餐點APP、中年婦女就業平台,脫穎而出!

2023-12-19T09:54:44+08:00

「2023政創永續Go SDGs」新創之星決賽於12月1日正式登場,希望創業團隊能以終為始,以實踐SDGs目標為出發點,進行創意發想與實際提案。評審團由政大產創總中心營運長鄭至甫帶領,邀請政大校友——悠由數據應用總經理吳君孝、貝殼放大商業顧問林祖儀、永續影響力共同創辦人黃俊傑,共同擔任競賽評審,最終由Non-profit no problem、政大通-NCCUPass、EmpowerHER團隊,榮獲前三名。 第一名Non-profit no problem,由永續影響力共同創辦人黃俊傑頒獎。 榮獲第一名的 Non-profit no problem 團隊,透過資料搜集,發現台灣現有的非營利組織中,有76% 的資源掌握於大型非營利組織手中,而其餘的中小型非營利組織僅能去爭奪剩下的24%,資源分配不均是非營利組織現下遭遇的難題之一。因此,Non-profit no problem 團隊決定以解決中小型非營利組織營運問題為題目,以減少組織間資源分配不平等為宗旨,進一步以達成SDGs「減少不平等」的目標。團隊運用自身的社工背景及商管專業,以社福單位為主要服務對象,協助其制定適宜的行銷策略,以提高曝光度及擴大影響力,進而吸引更多資金與人力的投入。 商業模式方面,吳君孝則表示中小型非營利組織已無多餘資金,若再向其收錢恐有害團隊成長,建議團隊能與客戶合作共同爭取大型基金會預算,一方面對中小型非營利組織的負擔較小,一方面團隊也不必因提供免費服務而損耗。鄭至甫則提醒,非營利組織內部的許多角力是將來可能面對的問題。 第二名政大通NCCUPass,由悠由數據應用總經理吳君孝頒獎。 榮獲第二名的政大通-NCCUPass 團隊, 看見政大學生缺乏線下實體聯繫、附近商家供餐不足的痛點,提出「政大通-NCCUPass 」的手機應用程式,運用資管系成員的專業優勢進行軟體開發與維護,將市場聚焦於學校附近店家,及學校的學生和教職員工。「政大通-NCCUPass 」為一綜合型應用程式,擁有「學生任務功能」及「預約外帶功能」兩大功能,初期透過「學生任務功能」,讓學生透過接單外送增加與他人實體互動之機會,達到SDGs「教育」的目標,該功能目前已經上線。「預約外帶功能」則預計在暑假餐飲淡季時推出,把握商家營業低潮期,促進商家進行創新。政大通-NCCUPass 團隊表示,在收回的問卷中,有八成用戶表示一週願意使用「預約外帶功能」3次以上。 對於客群問題,吳君孝提醒,用戶願意使用不代表他願意付錢,須找到願意付錢的用戶,而鄭至甫則表示,多邊平臺會面臨多方需求和供給,一旦供需出現不平衡就會拖累成長,需思考該從需求方或供給方著手。 [...]

2023政創永續Go SDGs:新創之星決賽——NGO顧問服務、政大餐點APP、中年婦女就業平台,脫穎而出!2023-12-19T09:54:44+08:00
17 10, 2023

【 產創專題 】 要綠就綠到底!市面第一款全循環洗衣精,將永續理念落地為民生用品——專訪永續時尚品牌「picupi挑品」創辦人張倞菱

2023-10-31T11:20:00+08:00

picupi挑品創辦人張倞菱 撰文:楊軒妮/發行:產創總中心/圖片:張倞菱提供 現在我們聽到張倞菱,會想到挑品新聞、00褲、貝殼鈣循環洗衣精,然而,在這之前,張倞菱是服裝設計師、時尚雜誌Bella儂儂的總編輯,有20年時尚產業經歷,是時尚業的佼佼者。從服裝設計師走到時尚雜誌總編,再到創立自媒體及洗衣精品牌,倡議循環時尚,過程中張倞菱不停止學習,2016年從政大MBA畢業,後為更透徹了解環境並助於產品開發,又到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修讀博士學位。問及團隊未來的走向,張倞菱笑說:「成名得太早了!」原來,開發貝殼鈣循環洗衣精,只是張倞菱團隊的一項專案,希望透過開發實際產品倡議循環經濟,現在公司卻往洗衣精公司發展,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 […]

【 產創專題 】 要綠就綠到底!市面第一款全循環洗衣精,將永續理念落地為民生用品——專訪永續時尚品牌「picupi挑品」創辦人張倞菱2023-10-31T11:20:00+08:00
5 10, 2023

【 育成搖籃 】 軟硬體設計都自己來!共享電動滑板車新創BUBU:「育成中心的協助與關注,讓我們感到備受重視。」

2023-10-31T11:21:28+08:00

BUBU為國立政治大學產學營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以下簡稱產創總中心)所屬創新育成中心(以下簡稱育成中心)的輔導團隊,BUBU團隊不僅自行設計電動滑板車、聯繫電動滑板車供應鏈廠商,連印刷電路板、LINE Message應用程式介面都自己設計,三位來自政大歐語系的學生,跨足商科、理科與工科,透過自學和諮詢,將自歐洲旅遊、遊學所汲取的想法落地實踐。育成中心提供BUBU免費使用本校「創立方」空間、校內外專家及業師的一對一諮詢、協助商業模式驗證,助BUBU創業成功之路一臂之力。 […]

【 育成搖籃 】 軟硬體設計都自己來!共享電動滑板車新創BUBU:「育成中心的協助與關注,讓我們感到備受重視。」2023-10-31T11:21:28+08:00
4 09, 2023

【 育成搖籃 】 「Sign 你身邊」助聾啞人士與聽人溝通 Deep Course :「育成中心是團隊的支持力量」

2023-10-25T13:59:22+08:00

本中心所屬創新育成中心所輔導新創團隊Deep Course所打造的繁體中文手語翻譯應用程式「Sign 你身邊」將手語即時翻譯成中文語音,解決聽障人士在生活中的溝通阻礙,未來希望新增文字轉換成手語的功能,助聽障人士的日常交流更加便利...

【 育成搖籃 】 「Sign 你身邊」助聾啞人士與聽人溝通 Deep Course :「育成中心是團隊的支持力量」2023-10-25T13:59:22+08:00
27 07, 2023

【 育成搖籃 】 紅龜粄擴香石與獅頭掛飾 初冉文創的影響力創業

2023-10-25T13:59:40+08:00

本中心輔導團隊初冉文創以「老『記憶』,新創『藝』」為核心理念,創建文化教育永續生態圈為願景,透過文化教育與體驗經濟,讓傳統文化再次綻放光彩。今年初冉文創更獲得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第一階段補助。「紅龜粄擴香石」、「獅頭掛飾」為團隊兩項亮點產品...

【 育成搖籃 】 紅龜粄擴香石與獅頭掛飾 初冉文創的影響力創業2023-10-25T13:59:40+08:00

業務服務快速列表

場館服務
許珈瑄 #69326 sukika@nccu.edu.tw
宋建興 #69327 121786@nccu.edu.tw

核銷服務
曹瑋峰 #67480 129988@nccu.edu.tw

產學合作

創新育成
張杏萍 #67080 kristy@nccu.edu.tw
溫瑞玲 #69329 linda@nccu.edu.tw

智財服務
張弘諺 #69348 hungyen@nccu.edu.tw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