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創合作專家

產創合作專家

8 09, 2022

搭熱氣球看部落 用VR呈現狀態而非劇情——專訪《金盆洗手》潘志遠導演

2023-02-19T20:06:37+08:00

潘志遠導演 負責原民部落VR專案《部落抓風味》影視製作的潘志遠導演,畢業自世界新專、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碩士,2005年以《指間的重量》獲得金馬獎5項提名,潘志遠目前正在就最新電影《金盆洗手》進行後期製作。 […]

搭熱氣球看部落 用VR呈現狀態而非劇情——專訪《金盆洗手》潘志遠導演2023-02-19T20:06:37+08:00
20 07, 2022

讓每個人都有發揮的舞台——專訪安勤科技副總經理練良光

2023-02-02T11:34:29+08:00

安勤科技副總經理練良光 現為安勤科技副總經理的練良光,畢業自聯合工專電子科、政治大學企研所企家班,過去曾在多家科技公司擔任研發部資深主管。從二專畢業至今超過三十年的時間,從小工程師到科技公司高階管理人員,練良光說「換工作不是因為遭遇挫折,也不是為了更高待遇,而是為了追求更好機會。」 「追求更好機會」的職涯歷程 年輕時為了累積經驗,練良光一面在工作中累積實力,一面透過轉職探索興趣。期間他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從中學習到做事方式及思考邏輯。第一間公司培養了他扎實的設計能力,第二間公司則因為辦公座位接近高層,坐在位子上就能聽到高層討論事情,讓他得以「偷學」高層主管的危機處理與佈局,訓練了自己的思考判斷能力。到第三間公司工作時,有了和總經理交換想法的機會,習得看待技術和設計理念的不同切角。 後來,因為夢想著創業,練良光離開了原有公司,最後創業雖然沒有成功,但那兩年之間,他學到了「創業者思維」,開始用創業者的角度看待事情,例如資源不足時如何拿到資源、如何做好公司管理、如何與廠商談判等等,都是過去擔任工程師時不曾有過的經歷,這使他後來回到科技公司服務,能更全面性思考公司發展與需求,做出更合適的決策。 接著,練良光到了第四間公司,當時正值公司成長期,有很多機會和外國人交流,讓他更勇於英語技術簡報與訓練口語表達的能力。除此之外,在這八年期間,他不僅參與公司政策的擬定與執行,更參與跨部門制度的建立,讓當時工科出身、對管理一知半解的他,完全實踐了杜威的「做中學」,透過直接縱身實務,了解跨部門管理及財務運作。 而他服務的第五間公司,是兩大科技公司的子公司,在這裡的最大挑戰,是必須擷取或平衡他們各自最大優勢以截長補短,並且一再地溝通想法、排除衝突,以消弭雙邊文化差異、異中求同,做出最好決策。 最後練良光落腳安勤科技,至今已度過了12個年頭。練良光回想當時身為空降主管的情形,當時雖擁有更大的舞台能夠落實研發團隊的想法,但領導完全陌生的團隊、建立團隊凝聚力,讓他花了不少心思。同樣的,團隊對他也不熟悉,會迷惘不知道陌生主管要做什麼。所以當時他以「立言、立德、立行、立信」為宗旨,秉持著「每個人都有發揮的舞台」的理念,有魄力地和部署約法三章:第一、「內鬥就拔職」,第二、「不學就淘汰」,第三、「言而有信」。 「容錯但不貳過」的領導精神 練良光觀察,有些成員們越有企圖心,就越會鬥爭,有些公司會放手讓員工鬥,鬥贏的人就留下來,但他不喜歡這樣的氛圍,希望用合作代替鬥爭。「合作與鬥爭間有個地帶叫作刺激」,相互刺激是最好的,因為這是對事而非對人。他接著說,領導團隊像在下一盤棋,必須思考這盤棋想要達到什麼目標,重點是「讓每個人都有發揮的舞台。」現在,他正努力培育中階主管,讓員工們都有機會發光發熱,願意為公司付出,再一步步慢慢擴大競爭力與產品線。 團隊是否能持續學習成長,主管的態度很重要,必須保持開放心胸、願意傾聽部署,讓他們能無懼地提出意見和點子。練良光舉例當時有個部署想要研發一個新產品,但部署沒有這方面的專長,於是他坐下來好好地與部署討論事情的合理性、可行性,並約定兩年內達成目標,願意承諾就一起努力,若兩年未達標就打包走人。達成共識後,練良光就真的帶著部署做,後來也成功把產品做出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帶人要帶心。我從未拒絕過任何人的提案,失敗沒關係,就是成本而已。」 至於如何不再犯同樣的錯,以至於血本無歸?練良光說,必須 養成「容錯但不貳過」的精神,並培養「犯錯要找到根因」的習慣。 行政系統上,建立研發知識共享平台,讓跨部門間樂於分享專業知識及技術,即使人員在國外,都能在平台上即時抓到相同或需要的資料,知道曾犯的錯誤,理解錯誤原因,並找到解決方法。而最有效率的解方,就是建立避免犯錯的標準化流程,但這不是找一群人再三確認制度流程是否有誤,而是「擷取每個團隊成員最好的做事方式,彙整成最好的流程,並以電腦系統化的工具輔助執行。」 「鼓勵內部創業」的企業文化 練良光也稱讚時下年輕人,不論在資訊傳遞、接收資訊上都很準確及快速,思考也相當彈性,所以在帶領新世代年輕人時,放手讓他們去做,簡單提點可能發生的問題即可。他說,「年輕人不是草莓族,只是經驗不足。」因此面對挫折還不太會調適,目標不明使得事業企圖心不強。此時,主管們可以做的,就是鼓勵他們去探索自己的目標,有目標才會有想成功的企圖。他說,年輕人應該要勇於改變事情,要學習的是,提出意見時不流於意見衝突,而是去溝通想法。 在安勤科技,董事長和總經理都很能接受挑戰,也相當鼓勵內部創業, 經驗不足不是問題,只要在過程中有所成長、累積經驗,就能讓想法日漸成熟。 然而,練良光也說,每個人個性不同,有些人安穩地在技術上深耕,有些人絞盡腦汁創新、設計新產品,這些人都適合進入公司,而成員們各盡本分專注在自身目標上,更能和平相處、激發創意。至此,似乎又回到了最初提及的團隊領導理念:每個人都有他發光發熱的位置。 「探索、深耕、開拓」的人生階段 回顧不是最順遂,卻總是「有得學」的過往,練良光將自己的人生分為三個階段。33歲以前,在探索學習,探索自己想要深耕的產業、領域、技術,學習更多的知識、制度、方法。34歲,確立了自己在研發部門的熱情,嘗試創業後又回到公司,開發了自己跨部門溝通的能力,並培養自己具備成為專業經理人、高階主管的條件。45歲之後,有了經驗和人脈,能夠為公司奉獻更多,協助公司建立長久可發展的制度、產品線,並進行跨業合作,也開始朝培育人才的方向努力。也是在這段時間,進入了政大企家班,和不同產業的企業家、高階管理人員互相切磋學習,學習到不同的商業模式、經營方法。講到這,練良光感謝董事長推薦他加入企家班,也感謝一路走來,每個階段都有貴人成為他的學習榜樣。 訪談到了結尾,我們起身四處參觀公司內的各種新產品及工業電腦,至於看了什麼?噓!這是商業機密! 發行:產創總中心撰文:楊軒妮圖片:練良光 提供

讓每個人都有發揮的舞台——專訪安勤科技副總經理練良光2023-02-02T11:34:29+08:00
9 03, 2022

一人團隊從頭做 觀照自己為首要-專訪信義學堂策展人蕭雅雯

2023-02-02T11:32:29+08:00

信義學堂策展人蕭雅雯 蕭雅雯,信義學堂策劃人,現就讀政大行政管理碩士,11年的默默耕耘,年近百場的演講,對完成事務的強大信念感,讓信義學堂逐漸成就現在的樣態。 開啟名為「信義學堂」之窗 1人團隊從頭起 廣電系畢業的蕭雅雯,大二時期,便進入當時業界領頭羊的電視台TVBS實習,跑得比同學都還前面的她,也順利在畢業那年拿到TVBS節目部的Offer,並從事起有關娛樂的現場節目。然而隨著工作的推進,原先想從事新聞工作的她,內心逐漸變得迷惘,即使最後對下一份工作仍無頭緒,但仍毅然決然離開電視圈。然而,好似所有的過程都不會白費,11年前,信義房屋正要找到一個專職負責「信義學堂」的策劃人時,正巧在人資部的朋友聯絡了她,當時她是一個有著2個仍在幼兒階段的上班主婦,這份需要加班的工作讓她考慮許久,她說:「或許內心有工作成就感不被滿足的遺憾,所以感覺有聲音告訴我你就去吧!」,也因著當初在電視台的經驗可以運用,她就敞開心胸走進這扇「信義學堂」的大門。 人們常說「一群人可以走很遠」,但只有1人團隊的蕭雅雯談起草創時期,強大的信念與使命感是當時的必須擁有的,她認同且相信公司的理念,並在這些基底下去策劃這個品牌,她認為策劃人的信念非常堅定,如此品牌形象才會鮮明。而從信義房屋的企業精神所發展出來的「共學、共好、共享」理念也在每場演講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演講主題涵括「企業倫理」、「人文生活」、「環境關懷」、「社區關懷」、「居住空間」、「幸福家庭」6大系列,蕭雅雯思考的重點除了每場演講要切合分類主題,交通、講師來源、觀眾人數都是思考重點,可說是一個從企劃到行銷都要自己來的工作,她笑說:「就是校長兼工友,什麼都要做。」 而每次的合作其實都是在組建一個團隊,蕭雅雯表示: 「所謂的團隊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對外尋求幫助並不可恥」 她最常合作的單位是出版社,每當在談合作時,她會告訴作者的經紀人、出版社可以運用不同方式來提升作者的知名度,她不只侷限普遍認知為大牌、有名氣的老師,她更希望找在自己領域默默耕耘的專業人士來當講師,即使這位專業人士、作者沒有進行過大型演說,蕭雅雯也希望在演說後,觀眾能被這場演說觸動心靈,願意去多加了解講者。信義學堂因此成為免費學習、宣傳平台,而這樣對作者、出版社、信義學堂之間也會是「三輔三成」的局面。 生活來的策展點子 人人都是策展人 在主題方面,蕭雅雯更是點子鬼才,每當出版社認為他們的書系只能與六大系列中的「人文社會」符合時,她總能跳脫出框架。她提到有次城邦集團的出版社來與她談合作時,她發覺這些書的特點都與「台灣」有關,這恰好也符合專攻台灣土地、文化的「社區關懷」系列,因此策劃出「在地好飲食專題」,談台灣豬肉、青草藥等台灣特色事務。就是這樣銳利的眼光,遇上了當年的食安風暴,此時人們開始重視台灣飲食,這是她從未料想過的巧合,一瞬間天時地利人和,加上她擁有場地、品牌資源,而出版社擁有內容資源,不僅實現所謂的「共好」,也達到「共享」目的,而觀眾的到來,促進了「共學」。 問及成為策展人的特質,蕭雅雯說: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是策展人,這三字不用把它看得很厲害。」 每當要嘗試新想法時,她總是義無反顧,像是她曾與八旗出版社總編輯富察合作,即使當時冒著政治立場被質疑的風險,但蕭雅雯認為富察的豐富想法及良好口條應被更多人看見,因此他們合作了「東亞文明」相關主題,將演講格局擴大至全球化的觀念,接連三場演講,講者除了富察之外,更邀請目前擔任聯經出版社總編輯同時也是故事創辦人涂豐恩、醫師兼社群網站經營者蔡依橙到場演說各個主題,場場至少200人起跳,座無虛席。蕭雅雯將自己定義為社會企業家,信義學堂作為組織早期CSR的一環,早已是一個社會共榮的永續平台,她表示:「信義學堂的大門永遠為想要學習的你而開。」 當然,經營學堂也不是一帆風順,曾經就有觀眾對於講者期望過高,但最後發生不如預期的情況,這對蕭雅雯來說是場試煉,粉專被責罵灌爆、電話被客訴佔線,但萬幸的是當時的主管陪著她一起面對、改進,蕭雅雯沒有責怪任何人,她向上級提出改進報告、她不停向觀眾道歉,她提到:「把情緒放一邊,處理好事情再回頭看,會發覺因爲這些人產生過度的情緒是不必要的,我也會反省我用什麼心態去面對當下的情境。」這樣面對挫折的能力,陪她度過這11年的大大小小狀況,而論文採用自我民族誌研究方法的她,甚至讓指導教授請她無論如何都要寫下這些經歷。 求學挫敗、工作雜音不止時 關照自已為首要 在談到為何繼續就讀行政管理碩士時,蕭雅雯回答其實當時自己非常不喜歡人們濫用社會企業來進行行銷、盈利,因此策劃了相關演講,並在朋友牽線下邀請到專門研究第三部門的政大社科院江明修前院長。她笑著回憶:「我永遠都記得江老師下車後,拿了一隻寫著『培養高階人文領袖』的行管碩士招生筆給我」,也因為一直都有想要進修的想法,她說:「在接觸了學堂的這些講師後,覺得自己很渺小,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因此她提筆寫下論題計畫書和準備推甄資料,最後也順利進入行政管理碩士就讀。 蕭雅雯提到她向來非常用功,但大考時她總是失利,這對她來說是個挫敗的成長歷程,就讀世新廣電後,她開始找到比起成績單上的數字,更能證明自己價值的方法。她提到: 「當你累積很多後,別人不選你都不是你的問題,有時候是機緣的問題。」 這樣的成長過程,讓她總是勇於挑戰,待在行管碩一年半,她就將畢業門檻的33學分修完,人生或許就是出其不意,原先她要選與工作相關的「社會創新」模組,最後因時間無法配合,沒有財經、企管底子的她竟然修完「財經政策」模組的課程,跑統計、寫議題分析對現在的她來說都是已經跨越的高牆,她也說:「老天爺都有安排,要把自己準備好。」 每當有雜音出現時,過去的經歷讓她開始學會關照自己的想法,她不再被旁人聲音左右。她回憶早期做企業倫理議題時,她就與政大國際事務學院的朋友,同時也是京都大學畢業的教授李世暉一起合作,透過日本漫畫的方式聊企業倫理,讓生硬議題變得受歡迎,一直以來生活都是她發想議題的靈感來源,而她也從來不會刻意建立人脈,她認為見過一次面或者是交換名片都不是人脈,而是當在工作上有需要專業幫助時,第一個會想起的人。這也是她最近剛好與朋友聊到的人脈網絡中的「弱連結」,她也笑說:「剛好我接觸到朋友都是一群很優質的朋友!」 刻進細胞的閱讀記憶 讓講座永遠值得 最後,當談到閱讀的好處時,不斷與出版社合作的蕭雅雯說,在資訊容易取得的時代,若你能靜下心讀完一本書,都能幫助培養耐心。她非常愛讀書,雖然很容易忘記讀過什麼,但她認為這些資訊會刻進身體的某個細胞,有天需要時會被喚醒,就像在信義學堂你可以選擇喜歡的議題聽。她說:「只要有一句話是你有感受的,即便只有五個字,我也覺得你來這一趟兩小時是值得的。」至於信義學堂的未來規劃,她說:「未來還是會走在共好、共享、共學的理念上,始終如一,不會改變。」 發行:產創總中心編輯:楊軒妮撰文:李京蓁圖片:蕭雅雯 提供

一人團隊從頭做 觀照自己為首要-專訪信義學堂策展人蕭雅雯2023-02-02T11:32:29+08:00
15 02, 2022

專訪連續創業家林宜儒:「創業須回到自己真正擅長、有熱情的事。」

2023-02-02T11:32:03+08:00

林宜儒 2019年,成立 Kaik 軟體服務供應商,主打產品 Teachify 開課快手的連續創業家林宜儒,畢業自政大資管所,他的人生被稱為一部「創業紀錄片」,至今已有近 20 年的創業經歷。大學時創立「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後來陸續成立食譜社群網站「 iCook 愛料理」、洗衣服務「 KumaWash 」及保養品牌「簡單 JAN DAN 」,並曾擔任三創育成基金會的駐點創業家。經歷過多次跨領域的創業,現在的林宜儒回到自己最擅長的軟體服務領域,專注於研發軟體與掌握最新的科技技術。 林宜儒說,管理的本質是要完成事情,而領導則是建立關係, 「大家不會相信願景,但會相信領導者。」 林宜儒不怕失敗、勇於冒險,至今總共參與了10幾家的創業公司,他將個人職涯定位為冒險家,比起就業,更喜歡創造有自己風格的企業。林宜儒舉南極探險家為例,有願景沒資源的探險家和有資源沒願景的探險家雖各有成功之處,但我們普遍會說是有願景沒資源者成功,因為若有錢就能成功,就不會有很多砸錢卻失敗的例子,也不會有後面那麼多精彩的冒險故事。而創業者依然可以進入公司就業,只要對工作有足夠掌握、對社會有所貢獻,創業的經歷一定對就業有所幫助,只是在做職涯選擇時仍要回到自身的定位上,去思考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成功人士?又要如何達到自己想要的成功? 組織文化奠定品牌理念與獲利基礎 不同主題的企業必然需要建立不同的組織文化,林宜儒以 KumaWash 和 Kaik 在組織文化上的差異,告訴我們文化除了奠定品牌理念,也奠定各種獲利基礎,而且領導者重視的事情會隨時間改變,同樣的領導者能創造出不同的組織文化。洗衣服務 KumaWash 希望透過改善人們的生活,建立更有溫度的品牌,不僅照顧消費者,也照顧員工,在顧客端,公司會在特殊節日送賀卡,帶給顧客溫暖的感覺,而在員工方面,則有別於其它公司由騎士自己承擔成本,KumaWash 物流車隊的每台車,產權、保險、油耗等都是由公司負擔,林宜儒說: 「為消費者創造美好生活的同時,怎能不為員工創造更好的生活?」。 [...]

專訪連續創業家林宜儒:「創業須回到自己真正擅長、有熱情的事。」2023-02-02T11:32:03+08:00
21 01, 2022

【BIG人物】帶動區域繁榮與文化理解,為生活帶來更多樂趣——專訪實境遊戲公司山中猴子創辦人雷竣宇

2022-01-21T15:57:06+08:00

創辦實境遊戲公司「山中猴子」的雷竣宇,大學讀的是政大教育系。雷竣宇不像很多大學生對未來茫然,他明確知道自己將來的方向,所以在修讀教育系課程的同時,一邊準備企業管理研究所的考試,結合大學的教育專業的和碩班的企管專業,擁有兩項跨領域的專長。 研究所畢業後,雷竣宇先到業界工作,從中學到了一些企業營運經驗,2016年,與伙伴創立山中猴子,希望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樂趣,同時透過有趣的實境遊戲推廣在地事物,將人潮帶進區域、品牌、城市,帶動區域的發展與繁榮。雷竣宇特別解釋,實境遊戲是真實情境,不是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 山中猴子的遊戲設計取自2014年宮古島政府與實境遊戲公司合作開發的「逃出宮古島」實境遊戲,未成功解謎則無法離開宮古島,創造了2.2億日圓的觀光收益與6.6億日圓的廣告曝光,帶動了宮古島的繁榮與文化輸出。雷竣宇說,人們對於各城市的背景文化所知甚少,就像問及台灣哪裡有最多古蹟,很多人會回答台南,但其實是台北,「若我們不做,大家就不會知道。」這種觀光模式不僅為政府和商家帶來人潮與消費,消費者也能透過遊戲與互動,了解平時不會瞭解的文化與歷史、創造平時沒有機會創造的共同回憶,對活動有更深刻的印象。 山中猴子產品玩轉城市-北門實境解密,透過實境遊戲推廣在地事務,增進文化與歷史理解 從員工到自己當老闆,雷竣宇說最困難的是管理,而管理最困難的則是「解決每個問題」。講到這,雷竣宇笑著說:「很抽象吧!」便接著解釋,永遠會有很多突發狀況和不會做的事,但遇到了就去解決,解決沒有公式,只能不斷想辦法。他以知名企業家、作家路葛斯納從餅乾公司被挖角到電腦公司 IBM,並協助IBM 起死回生的故事說明:管理一家企業最主要的是管理能力,與管理何種產業關係不大,「管理只是一個詞,不一定是管誰或管部門,就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 從創立至今,山中猴子在實境遊戲產業已打響了知名度,也累積了不少固定的消費者與合作企業。消費者和三五好友到觀光景點遊玩,而企業則拿來做團康活動(team building)。遊戲有2-4小時或3-5小時兩種不同時長的解謎版本,並提供語音導覽介紹景點的文化背景,每一個遊戲關卡都是一個景點。雷竣宇說,辦活動通常需耗費需多人力與資金,但透過山中猴子的產品,只需要遊戲道具和 APP 引導就能實行,不僅節省活動經費,少了陌生工作人員在旁引導,消費者也能玩得更自在。 山中猴子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實境解謎互動遊戲,搭配現有環境與動物特徵解謎,認識保育類動物 目前山中猴子與政大產創中心合作,執行「臺北市立動物園AR擴增實境解謎互動遊戲開發計畫」,針對台灣動物穿山甲、歐亞水獺,熱帶雨林動物馬來貘、紅毛猩猩,四個保育類物種設計遊戲,透過手機網頁和現場看板提供線索,搭配動物園現有的環境和動物特徵來解謎,使消費者更認識動物,達到宣傳保育的目的。此外,山中猴子也於去年12月推出最新實境解謎產品「小說謎」,每個遊戲參與者都是小說中的主角,依據主角各自不同的選擇而有不同的結局,突破閱讀小說的旁觀性,帶給讀者沈浸式的閱讀體驗。 山中猴子最新產品-互動型解謎小說,突破閱讀小說的旁觀性,帶給讀者沈浸式的閱讀體驗。 現今實境遊戲產業尚未蓬勃,多數人都還不在這個實境遊戲的圈子裡,山中猴子盼能有更多消費者與業者加入,促進產業推廣,為更多人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 發行:產創總中心編輯:李京蓁撰文:楊軒妮圖片:雷竣宇 提供

【BIG人物】帶動區域繁榮與文化理解,為生活帶來更多樂趣——專訪實境遊戲公司山中猴子創辦人雷竣宇2022-01-21T15:57:06+08:00
17 01, 2022

【BIG人物】凡易集團CEO盧允中:「解決結構中每一個問題」,打造整合型長照集團

2023-05-25T10:33:32+08:00

凡易集團執行長盧允中Vic Lu 盧允中(Vic Lu),政大統計系畢業,現為長照產業凡易集團執行長。Vic 的人生軌跡中,常以目標導向進行重大人生決策,不論求學或創業,都先規劃好才執行。而促使 Vic 決定讀統計系並成功創業的背後,是一段深厚的友誼。 朋友贈書啟發 從此行事不離趨勢 Vic 有位飽讀詩書的朋友,他的房間空如懸磬,卻有著堆積如山的書籍。這些書籍不是撿來的就是從二手書店買來的舊書。很特別的是,這位朋友每年都會在 Vic 生日那天,從他當年讀過的書單中選一本最喜歡的書,買一本全新的送給 Vic,直至今日十多年了不曾改變。高三那年,那位朋友送了一本《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100個超級趨勢》,這本書運用科學方法談未來趨勢,不僅影響 Vic 就讀統計系,也影響他後來發展長照集團事業。講到這,Vic 特地將這本封面早已泛黃的書拿至鏡頭前展示。而這位好朋友,目前也在凡易集團中擔任高階管理人員。 Vic 將這本書講的100個趨勢大致歸納為科技發展、人口結構和娛樂體驗三類。而現在凡易集團所做的內容,也不脫這三個主軸。凡易集團透過AI系統、數據整合等科技方法解決人口結構帶來的長照問題,讓老年人不只能活下去還能活得好。而趨勢對決策者之所以重要,是因為 「只要走在趨勢上,不論第二名或第三名不會太失敗,但若不在趨勢上,就算拚到第一名也不見得能成功。」 所以,「一定要在正確的方向上做決策。」也因此,凡易集團上至營運方向,下至執行細節,都會時刻注意沒有偏離主體趨勢。 有別於其他創業家有創業的契機,目標導向的 Vic 是先確定好自己要做一個事業體,再根據趨勢以高齡化為主題,開始在這條趨勢上努力前行。「我不認同我們得等到機會才抓住,而是要自己找機會。」我們不能選擇有機會的時代出生,只能在出生的時代尋找最好的機會。 凡易取自易經 照顧長者不忘關懷與尊嚴 至於凡易名字的由來,與 Vic 的家庭背景有點關係,在 Vic [...]

【BIG人物】凡易集團CEO盧允中:「解決結構中每一個問題」,打造整合型長照集團2023-05-25T10:33:32+08:00
24 12, 2021

【BIG人物】撥雲見日 讓「好奇」驅使你查證--專訪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

2021-12-24T13:27:21+08:00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 胡元輝,現為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即使離開實務界去到學界,他也從未遺忘要給予社會一個健全資訊生態的理想,在事實查核中心查證機制成熟後,他開始著手進行「媒體素養計畫」,提供人們辨識事實的能力,給予後真相時代,一個撥雲見日的機會。 後真相時代  讓「好奇」驅使你查證 處於後真相的時代,真相與事實的重要度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注重感覺與情緒,假訊息的影響力有多大,從社群媒體被踢爆操控選舉、撕裂族群情感就可以略知一二,這是全球性的課題,胡元輝說: 「不實訊息會造成民主內傷」 他認為除了國家、政府應思考如何積極開展網路治理任務外,對於資訊、新聞具有壟斷性影響力的社群平台也該負起應盡的「社會責任」,包含投入科技、人力處理假訊息、假帳號及其他類型的有害內容;讓申訴制度透明並建立監督機制供大眾檢驗,而因著演算法讓同溫層人們對平台的黏著度增加,進而造成的對立,他也提到目前歐盟有《數位服務法》、《數位市場法》的立法提案,要求演算法的推薦機制等運作應該揭露其參數,這些都是讓社群媒體回到最初它被賦予成為多元討論的「公共領域」的目的。 除了平台的責任,現代人常常以繁忙為由,不再選擇去查證事實,但胡元輝提醒: 「對於真相的追求是人的內在需求、察覺本能」 ,他舉了簡單的例子,當物價上漲時,主婦會好奇是何種原因造成物價變動,去想想生活經驗,就會發現人們對真實、正確的資訊,終究是好奇的。然而,現階段要克服的是這些「好奇」,是否足以驅使你採取查證行動,他笑著說:「可以去參與幾個小時媒體素養的課,就能夠獲取辨識資訊的能力。」再來,找到可信賴的資訊來源,運用獨立思考的能力步步拆解,若是資訊源與事實有所出入,便去思考是哪個組織、哪個人傳給你的,久了自然會分辨出哪個資訊源是可信的。這也是他所創辦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除了查證事實之外,多年來一直在深耕的領域,培養民眾的「基礎民主素養」,具備最基本的資訊辨識能力,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 盼為民主奠根基  事實查核中心負重前行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近期也獲得Google贊助的100萬美金來執行「媒體素養計畫」,針對正規教育外的族群,包含年長者、偏鄉民眾、原住民、新住民等數位弱勢者等,透過與全國社區大學的合作,將日常的課程,例如:烹飪課融入10分鐘、半小時的資訊查證解說,讓民眾知道原來假訊息的查證與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他們也與「假新聞清潔劑」合作,走入社區與老人談論假訊息問題,同時舉辦工作坊、演講等草根活動,預計培養700位以上的Trainer,同時委託「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負責專案效果的研究,將計畫專注於終身教育、社會教育。 在談到媒體事實查核中心面臨一些挑戰,包含總是受到一些只問立場、不問是非者的批評,胡元輝表示台灣民主尚在成熟中,客觀環境還是一個喜歡貼標籤的社會,一旦觸碰政治事實查核,被查核方多少有些反彈,即使如此,他也強調任何事實查核機構,都必須深刻去檢討機構有沒有依事實、證據來做查核。他提到「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擁有一套與資策會共同開發的快篩系統,會優先查證影響力較大、傳播速度快的假訊息,他也會要求同仁花同樣的時間進入不同的政治領域,包含各類社團等去查核訊息,同時,定期檢討是否某段時間以來的資訊查核太偏向某些立場而導致立場失衡,以此來進行自我制衡。但他也談及無奈之處,包含查核是針對「事實」,但不查「評論性、意見性的陳述」。對此他也鼓勵有更多事實查核機構的成立,以期達到多元價值的呈現,同時讓這個社會擁有更多選擇。 走過台灣變動時期,待過影響力巨大的媒體,看過這個國家的種種樣態,到從事教學與創辦事實查核中心,胡元輝仍相信民主是「性善論」,一個具有多元價值的社會要在理性的事實上,來進行辯論、競爭、互信,而他表示他在做的是新的啟蒙運動,或許有人會覺得他太理想,但他強調: 「因為有前人的努力,台灣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們就是接著棒子往下走,沒有氣餒也沒有悲觀的權利。」 發行:產創總中心撰文:李京蓁編輯:楊軒妮、連爾歡圖片:胡元輝 提供

【BIG人物】撥雲見日 讓「好奇」驅使你查證--專訪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2021-12-24T13:27:21+08:00
24 12, 2021

【BIG人物】人生不只路一條 作為新聞工作者與傳播教育者--專訪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

2021-12-24T13:26:42+08:00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 胡元輝,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業界25年資歷,讓他的工作史有如媒體發展史,橫跨紙媒到新媒體,而進入學界至今13年,他徹底實現當初「作育英才」的理想,他教育的學生多數投身新聞界、媒體界,年輕時沒想過待在媒體很久,爾後卻為媒體領域耕耘了一輩子。 理論結合實踐 成為一個新聞工作者 前後於聯合報、自立晚報、TVBS、台視、中央社等媒體擔任要職的胡元輝,給人的印象就是深耕於新聞界非常久,其實他並非傳播本科出生,大學就讀台大地理系,隨後就讀政大政治所,研究所時期因為家境因素,而到立法院新聞室工讀,並擔任紀政立法委員的國會助理。身處於民國70年代快速變動的台灣,作為喜歡觀察、理解社會,和對政治非常有興趣的青年,這種工作環境有如至寶。碩二時,恰逢聯合報需要一個負責政治領域的專欄組記者,他順利錄取後,也找到研究所理論與社會實踐結合的「點」,那就是新聞工作。原本不打算以媒體作為志業的他,進入之後就被媒體產業的「魅力」徹底迷住,一路在新聞領域工作長達25年,於公視就職期間更創立全台第一個公民新聞平台「PeoPo公民新聞」,爾後也創立「新頭殼」等網路媒體。 談到近年來普遍流傳的「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說法,胡元輝回憶道,以前的記者被形容為「無冕王」,意味著擁有國王般的影響力,只是未戴王冠而已。新聞工作者的社會形象出現如此大的變化,不僅對新聞產業產生巨大影響,對於傳播教育者來說也是不小的衝擊。他曾經於新生課程中進行就業調查,發現要當記者的學生寥寥無幾。然而,接受四年教育後,反而進入新聞領域的學生不少,一方面是新聞市場仍然很大,另一方面他也提到「好新聞是好民主的支柱」,當新聞出現問題時,整個社會的運作都會出現問題,因此記者的工作需要具備使命感,他堅定的說: 「記者工作太有價值了,這是一個有尊嚴的工作。」 也鼓勵要從事記者工作的人,要具備基礎技能、培養知識基礎,最重要的具備觀察議題與社會的思辨能力,他表示:「擁有這些能力,不管你在哪裡都會有自己的天地,可能賺不了大錢,但餓不死,並且會充滿成就感。」 人生不是只有路一條 作為一個傳播教育者 有著豐富的媒體資歷,胡元輝卻反而在職涯上轉了彎,進入中正大學教書,和藹可親、充滿智慧,是胡元輝「教授」給人最大的印象,他的教課也從來都不是制式的唸課本,以採辯論形式的「傳播法規」為例,這樣有趣且有收穫的課程規劃,背後更多是胡元輝在業界累積的經驗,他想要突破硬邦邦的法條,讓傳播系的學生去思考背後的法理,並具備實際運用的能力,他也希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批判的能力,建立一個全面性的假設,找證據支持自己的論點,同時讓學生擁有多元的思考,希望告訴學生台灣是民主社會,多元觀點的展現才是社會真實的樣態。 然而,現今傳播業界變動快速,國內外傳播院校也都針對教育如何趕上實務進行討論,胡元輝提到教育其實是基礎工程,從實務界進入學界的他以「大學為何存在」一步步拆解問題。他說大學是社會組織,我們並不是關在象牙塔裡訓練一個與社會無關的人,因此傳播教育需要兼顧三個層面。首先,回歸基礎很重要,雖然技術變化很快,但大學教育的重點是提供學生文字、影音、聲音、資訊等「基礎技術」的紮實訓練,再輔以例如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知識課程,同時也要讓學生「回歸社會」,提供思辯型課程讓學生擁有「做好公民」的價值認知,這是將來作為培養一個好的傳播者、新聞工作者,需要做出的準備與努力的方面。而談及教書與新聞工作差異時,他表示兩者本質都是社會實踐與改造,他的終極目標皆是想要「協助人類文明的進步」,他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每當遇到學生畢業後走上理想道路,甚至談及遇到困難時如何予以克服的種種,內心都有深深的喜悅與感動。」 成長於任何階段,都要享受每個收穫,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他期望健全新聞工作環境,提供社會好的新聞,作為一個教育者,他努力培育人才,維持社會資訊生態的平衡,胡元輝強調: 「時間的長短從來就不是一定,只要不要白白浪費這段時間,所有的收穫都是豐富的。」 發行:產創總中心撰文:李京蓁編輯:楊軒妮、連爾歡圖片:胡元輝 提供

【BIG人物】人生不只路一條 作為新聞工作者與傳播教育者--專訪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2021-12-24T13:26:42+08:00
9 12, 2021

【BIG人物】創立循環時尚租衣訂閱品牌,Taelor 創辦人鄭雅慈:重點是影響力,不是產出

2021-12-09T13:39:20+08:00

租衣訂閱新創 Taelor 創辦人 鄭雅慈 矽谷阿雅,本名鄭雅慈,政大韓語系畢業,後來在美國西北大學攻讀整合行銷碩士、並擁有芝加哥大學MBA,曾擔任臉書電子商務產品經理及科技與創新產品行銷資深經理、eBay手機拍賣新興市場產品長、麥當勞全球電商資深總監、目標百貨(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平板電腦電商產品長等企業主管,現為人工智慧租衣訂閱新創公司 Taelor 創辦人、美國西北大學產品管理暨行銷講師,著有書籍《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從台灣記者到臉書電商產品經理的顛覆筆記》。 最大能量是希望 抓住浪再站起來 訪談一開始,問及阿雅在美國研究所畢業即面臨全球金融危機,投了五百多封履歷皆沒錄取的經歷。阿雅說,人不會因為挫折多就習慣失敗,只要在意就會傷心和低潮,所以低潮是正常的,「人生不是爬山,而是衝浪,在每次浪來的時候抓住機會站起來。」趕緊動手做下一件事,就沒時間傷心,最大的能量來自希望。 阿雅接著說: 「系統不適合你,不是你失敗了,而是系統失敗了。」 阿雅提及一段她少與人相談的挫折經歷,她大學時執意讀新聞系,在政大轉系加轉學考共考了六次都沒上,但現今回過頭去想,「我覺得不是我失敗了,而是升學考試系統失敗了,因為系統沒辦法找出真正能成為好記者的人。」阿雅繼續說,沒考上新聞系雖可惜,但這段辛苦的經歷,讓她變得有創意、懂得找方法,當時每個寒暑假都去電視台、報社、廣告實習,大學一畢業就進入當時最大的報社「蘋果日報」擔任記者。而且,成功有太多天時地利人和,有些人面試上了最後卻沒錄取,是因為公司剛好經濟狀況不佳,那不是他們不夠優秀,而是時機不對。 產品經理軟實力 轉型不可打高空 接著問及阿雅曾在其它訪談中提到軟實力中的邏輯力和洞察力,阿雅說,一般人聽到問題會直接想要給對方一個答案,但其實是要去思考問題背後會牽涉到的每個痛點,這就是邏輯力和洞察力。舉例來說,當臉書要開發生日的新功能,我們要去想背後的用戶體驗地圖,像是生日的人是誰?誰會祝他生日快樂?這些人會想對壽星做什麼事情?找出最多人的痛點,再去想哪些痛點是公司能解決的,選出要解決的痛點後,再來想要提供什麼功能。至於硬實力,像是何謂敏捷開發、如何寫工程師看得懂的產品規格,這些都是崗位上必須知道的。 此外,阿雅認為公司轉型需從小地方改起,必須了解公司現階段的能力,思考什麼方案對公司真正有利,不要好高騖遠。阿雅先舉反例,當時 eBay 下關鍵字廣告,唯一目標是最多流量來自網站,但這流量卻沒有促使更多交易。然而,流量的目的是要帶來更多業績,沒有業績再多的流量都沒意義,這就是訂錯 KPI。而臉書提出表情符號功能時,就有去思考公司的終極目標是用戶能更精準的表達情緒,使按表情符號的人比原本按讚的人多、收讚的人因收到更多表情符號發表更多文章,後來表現也不錯。 「重點是影響力,不是產出。」 阿雅說。公司各部門目標一致,訂立確實可行的 KPI,全員才能往同方向前進。 做事不必怕未知 新創搶先大公司 阿雅說,她從當記者、再到大公司當產品經理,最後開設新創公司 Taelor,一直都有用到的經驗就是不怕未知。「記者的工作讓我開始不怕未知,一直在做世界上沒有人做過的事情。」像在臉書創立電商部門,在麥當勞創立手機外送點餐系統。此外,在大公司學到如何寫出好的計畫和產業報表,也對創業很有幫助。阿雅接著說,創業在時程上比大公司更加緊迫,「創業是在和大公司比時間,必須比大公司更快,才能掌握商機。」 穿好看也做環保 公司事當自己事 至於欲建立何種公司文化、Taelor 的品牌 DNA 為何,阿雅說,美國組織扁平,但非扁平就是好事,要知道何以扁平。在有階層的公司裡,提案只要主管同意就可實行,但在扁平組織,任何人都有話語權,提案人就要說服所有人,因此無法很快做出決定。至於大企業組織之所以可以扁平,原因是大企業中每位成員都是精英,大家都自動自發,不需要叮嚀督促。 Taelor [...]

【BIG人物】創立循環時尚租衣訂閱品牌,Taelor 創辦人鄭雅慈:重點是影響力,不是產出2021-12-09T13:39:20+08:00
9 12, 2021

【BIG人物】以導覽為媒介 讓台灣人講自己的故事——專訪Like It Formosa 共同創辦人Jeff黃仲儀

2021-12-09T10:54:33+08:00

Like It Formosa 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 Jeff Jeff黃仲儀,政大外交系畢業,現為「Like It Formosa」的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同時亦負責公司另一品牌「Meet Up Formosa」的課程規劃,未進入公部門從事外交工作的他,透過Free Walking Tour,將「國民外交」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也為外交系的出路創造更多想像。 不期而遇 Free Walking Tour台灣模式的領銜人 7年前,Jeff以交換學生的身份到了歐洲,青旅員工推薦的旅遊方式,也開啟了他與Free Walking tour的淵源。Free Walking Tour(免費徒步導覽)的旅遊模式是由在地人向遊客介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以此幫助遊客了解家鄉的文化與歷史。談起第一次參與的感想,Jeff說:「在地人比旅遊書厲害,很多景點是網路搜尋和旅遊書找不到的!」,行程結束後,所有人的小費都給得非常痛快。爾後,他陸續在歐洲參與十幾場,這成為他到每個城市的必備行程。 回到台灣後,由另一位合夥人Sarah創立的「Like It Formosa」正巧在招募第一屆導覽員,歷經選拔、培訓,Jeff在2015年9月正式上線帶團。談起第一次帶團,Jeff說當下最怕沒有人來。幸好那時一對台灣母女,帶著一位外國親戚走到他面前,讓他的忐忑瞬間安定,互動過程也非常順利,在導覽結束後,Jeff收到1200元的小費。這種被肯定的感覺,成為Jeff堅持到現在的動力。之後公司更邀請他負責培訓課程,他也因此加入「Like It Formosa」團隊。 滾動式修正營運策略 導覽員選拔重人格特質 談及公司運作模式,Jeff分享「Like It Formosa」以繳交會費的「帶到飽」形式,讓各級距的導覽員,每季都能有團帶,有別於歐洲的小費抽成形式,公司不再抽取導覽員小費,成為了鼓勵導覽員的方式。 而每次的Free [...]

【BIG人物】以導覽為媒介 讓台灣人講自己的故事——專訪Like It Formosa 共同創辦人Jeff黃仲儀2021-12-09T10:54:33+08:00

業務服務快速列表

場館服務
許珈瑄 #69326 sukika@nccu.edu.tw
宋建興 #69327 121786@nccu.edu.tw

核銷服務
曹瑋峰 #67480 129988@nccu.edu.tw

產學合作

創新育成
張杏萍 #67080 kristy@nccu.edu.tw
溫瑞玲 #69329 linda@nccu.edu.tw

智財服務
張弘諺 #69348 hungyen@nccu.edu.tw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