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執行長分享一個實際產業現況的案例。某科技公司專注物流代運服務的新創企業。透過解決代運服務中,一直都沒被解決的即時運費報價、特殊貨品、報關手續等,該公司選擇其中痛點之一,找到了一個市場上的切入點。
接下來,他舉出一間傳統當舖的轉型案例,說明如何透過流程優化,打破一般人對當舖的刻板印象,更結合實體拍賣與線上拍賣,讓年營收攀升至數億元。他指出:「透過流程優化,打破傳統當舖業務模式的框架,開拓出全新的高利潤市場。」這個案例呈現出傳統產業在創新應用下也能實現成長飛躍。
接續,他舉出一間生技公司如何從市場回饋中尋找轉機。該公司原本嘗試從長照市場,產品設計用於減少插管病患感染風險,但在推廣過程中卻因機構採購流程繁複難以拓展。轉折出現在發現此產品對剖腹產婦的傷口癒合效果顯著,於是月子中心成為公司目標市場,成功且銷量因而成長。「有時找到市場的突破鑰匙的靈感,並不來自計畫,而是來自市場持續的反饋。」他補充,該產品具備促進巨噬細胞活化的功能,正好切中月子中心的需求痛點。
除了科技與產業面,他也帶領學生從生活細節重新理解創新。他提到瑞士建築大師柯比意 (Le Corbusier),如何因為觀察修道士每日繞行修道院迴廊時,所產生的光影變化,進而啟發設計靈感,創作拉圖雷特修道院的參考。「真正的創新不一定來自科技,而是從觀察生活中產生新的理解。」這樣的分享讓學生發現,創新其實就在身邊,只要善於觀察就能發現機會。
談到商業模式設計,他以成衣工廠的轉型為例,說明如何將營運邏輯進行創新。原本這家工廠是以大量接單製作團體制服為主,後來導入線上平臺讓消費者自行設計衣服,並透過社群媒體進行集單,達到一定數量才生產。他指出:「這種做法不僅減少了庫存壓力,也提高消費者參與感與客製化程度,真正實現營運與營收模式的創新整合。」
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創業的核心概念,他用簡單的語句分析創業常見的關鍵詞。他說:「創意是想法、創新是作法;技術是知道怎麼做,科技是知道怎麼做背後的原因。」此外,他提醒大家創業選題要留意產業規模,「如一家洗衣店市場營收有其上限,需要擴大成產業規模,才有機會放大成長空間。」這些提醒讓學生對於創業選擇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談到如何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時,許執行長進一步解析了創業者可嘗試的三種路徑:第一,從市場中一直都沒被解決的痛點出發;第二,參考現有模式並加以優化;第三,透過實際操作與反覆嘗試,逐步修正並摸索出市場真正接受的方式。他坦言:「第三種方法最笨、也最辛苦,但往往最真實。」這番話鼓勵學生正視創業歷程中的挑戰與不確定,也從中建立實踐與應變的能力。
講座最後,許執行長邀請學生參與將於5月17日至18日舉行的「政大創意點子黑客松」,並表示這將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學生能實際體驗創意發想與團隊合作的過程。他提到,透過參與這類活動,學生能從創意構思出發,經由簡報發表與跨領域討論,反覆思考並修正「這個點子是否真的可行」,進而與潛在夥伴、導師展開更多驗證與實作。他鼓勵學生在大學期間積極參與創業競賽,因為這不僅能接觸更多元的觀點與人才,也有機會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突破性想法。
想報名參加「政大創意點子黑客松」的學生,請前往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NzFJhp3aDUa6D9feA
關注更多活動資訊,請追蹤產創總中心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ccucic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