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計程車團隊,致力於改善大眾交通不便,提供舒適且快速乘車體驗,透過靈活的拼車服務,為有乘車需求的用戶,配對出最佳的乘車地點,更結合計程車點對點直達、中途不停靠的特點,縮短了乘客的候車時間,並與客運公司合作,借用離峰階段、運量較低的車輛,減少資源浪費,讓乘客「用花計程車一半的錢,節省搭公車一半的時間!」
公車計程車團隊以運能媒合平臺,榮獲 113 學年度大專校院創新創業實戰模擬學習平臺競賽「服務文創」類別 10 萬元創業補助金!此次採訪,邀請到公車計程車團隊行銷組同學政治大學蔡承志、張德愷和臺灣海洋大學卓芳儀,為我們分享公車計程車的理念與創業路上的困境。
蔡承志說明,比賽簡報上雖然只有六名成員,但公車計程車團隊其實是由三名業師與十多名學生組成,學生分為現場組、行銷組、研發組、調研組四個組別。蔡承志是團隊老班底,也是學生團體的主要領導人和學生窗口,學生成員有流動性,因此也會不斷招募新成員,為了這個便利的服務能夠繼續下去,很歡迎政大的同學一起加入這個專題共同努力。
負責客運接洽的張德愷說明,專注於大學生的通勤需求,是運輸市場的創新嘗試,公車計程車的優勢在於與靈活調配閒置車輛,他們與客運公司合作,透過承攬包租的方式,調動冷門路線的公車,提高運輸效率。車輛選擇上,秉持著舒適快速的核心原則,選用無站位的客運車,安全舒適亦符合高速公路不得有站位的規定。
現階段採用線上報名預約與現場收費的模式,待系統開發完成後,將導入自動化媒合與電子支付功能。目前已成功運用18人座、40人座的客運,服務政大和海大學生,也順利將從北車到政大的50分鐘車程縮短至35分鐘。公車計程車團隊將會持續研究出最佳的乘車時段與路線。
問及創業困境,蔡承志表示,目前系統仍需人工介入調整,例如部分媒合乘車點不符合法規,需由後臺團隊手動篩選排除,還需持續優化演算法;乘車現場也需要有人引導與收費。此外,後臺系統尚未能排除塞車、工程路段,實際運作時無法每次都如期縮短車程。
張德愷補充,市場調研和品牌推廣也面臨困難,很難觸及到足夠多政大學生的意見,因此目前政大以低運量的18人座客運為主,而海大則是40人座。
卓芳儀解釋,多數海大同學需要搭乘客運到北車搭高鐵返鄉,但海大需要搭公車再轉捷運才能到北車,相當不便,公車計程車的點對點服務有效解決了海大同學的痛點。
對於資金來源與金流處理,蔡承志表示,目前資金主要來自創業競賽獎金,以及少量的乘車收入,所有款項由團隊共同管理,計劃未來成立公司,建立更完善的財務制度。
在這次的競賽中,政大創新育成中心提供寶貴的資源和協助,包含提供團隊創業競賽資訊,以及協助競賽經費核銷,也協助聯絡合適的業師,提供專業諮詢與創業輔導。
下一步,公車計程車團隊準備推出線上預約系統、電子支付管道,並持續優化媒合演算法,期待未來能即時推薦最佳搭車點,提高營運效率,減少人工作業,打造出更穩定優質的系統和乘車服務,提供大學生更安全、高效、經濟的通勤選擇!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產創總中心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ccucicii/, 掌握最新創新創業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