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 軒妮

分享文章:

歡迎訂閱
《政大產創總中心 電子報》

即時接收本中心最新活動訊息及專題報導

訂閱服務確認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訂閱失敗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Author

楊 軒妮

Share

「采耕製茶」位於台北文山區貓空山上,擁有自己的有機茶園與製茶廠,是政大的地方創生計畫之一。「采耕」由第三代茶農張水柳命名,語意為興高采烈的耕作土地,代表著他對耕作土地的熱愛及喜悅。現今,由第四代茶農張君誠接手,除了開始經營茶飲店外,更積極參與各大茶葉比賽,屢獲評審肯定及民眾迴響。

張君誠在餐飲業工作近十年,由於生活型態不符期望,在家人的支持下,決心回到自家製茶廠,重頭學習製茶技藝。張君誠說,製茶和餐飲宛如天壤之別,但他抱持著學習新知的心態,按部就班學習,不排斥、也不感到困難。

起先他只是單純跟隨父親的工法,直到去「茶業改良場」上課後,才發現自家茶葉的味道正是所謂不好的「菁味」,於是力勸父親共同改良製茶手法。如今,采耕製茶的製茶法已和前三代截然不同,茶味也從「菁味」蛻變成「清味」。他接著解釋,「菁味」聞起來悶悶卡卡,「清味」則是通鼻舒暢,要做出「清味」的茶,必須從種茶、採茶到製茶,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種茶,要注意病蟲害、濕度;採茶,要注意茶葉的成熟度。對茶葉的生長背景暸若指掌後,才能判斷如何烘焙。此外,目前以機器採茶居多,為了降低機器採茶的茶葉破損率、影響茶葉的味道,茶農們必須熟練每個時代最新的製茶機器,才能日益提升茶葉的品質。

「種茶與製茶決定了茶的好壞,泡茶只是決定茶的濃淡。」

張君誠一語點出茶葉門外漢的大哉問。

談及人工採茶及製茶人口老化的問題,張君誠表示,目前採茶工多已邁入老年、身體不堪負荷,機器採茶除了快速,也減少了茶農出事的風險。至於人口老化問題,茶農二三代基本上會克紹箕裘,只是多數人只願負責後端的行銷買賣,不願學習前端勞動的種茶、製茶,因此如何吸引年輕人從事前端作業是當前最大的困境。此外,由於茶園、茶廠、機器皆需龐大資金挹注,無原生製茶背景的年輕人很難白手起家,而就算擁有資金、萬事俱備,欠的那道東風就是技術。他強調,課程學的都是理論,實作的成敗往往歸納不出原因,因為這都是經驗的累積,需要有人手把手在旁帶領。「製茶,終究只能靠傳承。」

談及采耕轉型成有機茶葉的契機,並在其中保持優勢的方法,張君誠表示,父親張水柳重視和大自然永續共生,加上噴灑農藥有害健康,於是毅然改種有機茶葉。而精美包裝、參賽得獎、經營茶飲店推廣茶葉,便是采耕的生存之道。他繼續解釋,台灣人買茶葉重視有無得獎,當茶葉掛上了獎牌,不論價位高低都能很快售完。而販售茶飲則是服膺於民眾即時、方便的需求,先讓顧客有機會接觸好茶,才有買茶葉回家沖泡的可能。至於如何拿捏有機種植、精緻包裝與環保的界線,張君誠則說,

有機茶葉價格高於其它茶葉,因此包裝必須精美,但切忌過度包裝。

最後,張君誠特別感謝曾任政大地方創生辦公室經理的汪文豪先生,給予貓空茶農許多推廣文山茶葉的機會,而政大地方創生計畫雖對個別茶廠的影響不大,卻也讓更多年輕學子認識到貓空的人文風情與產業文化。

 

發行:產創總中心
編輯:連爾歡
撰文:楊軒妮
圖片:采耕製茶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