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BIG news – 創刊號 Vol.1

您知道「新創人」關注的最新議題為何嗎?
您知道「新創企業」的流行趨勢為何嗎?

政大產創出版的「新創BIG news」,透過搜尋財經新聞與產業資訊網站,整理與「新創企業」攸關的最新議題、流行趨勢以及關鍵熱點新聞,協助會員掌握創新趨勢與產業脈動。
「新創BIG news」讓您走在創業的最前端。

本期摘要

正當全球深陷新冠肺炎疫情之時,擔憂歐美新冠肺炎疫情再起,各國經濟與消費受到拖累,成為企業與資金發展停滯的主要因素。然而,另一方面卻因為遠距科技與市場競爭,加速AI與5G技術的進展速度,成為後疫情時代下,企業最高度重視的創新技術,本月的關鍵字第1名與第2名即為「AI」與「5G」。排名第3名的關鍵字為「特斯拉」,背後所代表的是電動汽車與電池產業的發展,以及企業對綠能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高度重視。本期將深入介紹這三個關鍵字在本月的相關新聞報導。


本月關注最新議題報導

資料來源:財經新聞與產業資訊網站文章 (資料探勘分析與製圖:謝安軒)
圖1 – 10月份新創企業媒體關鍵字文字雲

本月關鍵字排行榜第1名《AI》

統整這一個月來,台灣各地民間機構與政府團體,因應企業對於AI科技的需求,舉辦多場AI相關的論壇,幫助新創企業了解AI的實際應用,以及協助企業加速導入AI科技。除此之外,立委與學者在本月積極推動AI法治政策,加上法人看好AI相關產業的投資爆發力,讓原本已經熟為人知的「AI」議題,在本月重新回到網路媒體關鍵字排行榜的老大地位。

本月初最受矚目的論壇,方屬微軟在10月6日舉辦的Demo Day。過去微軟輔導的新創團隊中,橫跨金融科技、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工廠、智慧零售業和5G工業物聯網等產業,促成101家國內外企業,加速數位轉型與智能跨業合作。此次由微軟聯合18家新創團隊,實際展示雲端、AI、IoT、區塊鏈、數據分析、金融科技、AR/VR、身分識別等最新技術,鎖定零售、製造、金融、醫療等相關產業。

論壇中,展示新創企業利用身分識別技術,實現雲端AI身分比對工作。這項技術有助於加速「驗證機制」與簡化「交易流程」,進一步提升交易的可驗證性與便利性。在買賣業方面,透過AI技術執行大數據分析工作,包含會員消費行為分析與預測、CRM分析、產品關聯性分析等,達到精準行銷與降低推銷成本的目的。在製造業方面,結合IoT技術與虛擬實境技術,視覺化呈現工作生產環境,強化工廠管理工作。

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何虹在論壇中表示:「疫情爆發後,台灣中小企業以其原有的韌性與應變能力,竭盡所能地提升公司對轉型的包容性,導入數據科技的應用,因此加速了台灣數據科技的發展,然而,當企業展開轉型的第一步,隨之而來的挑戰,將是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後疫情時代,持續提高其科技強度,改變企業文化與思維,延續科技的應用,為升級做準備。」

除此之外,微軟也進一步宣布將與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展開深度合作,開設《AI商學院─中小企業新定向領導專班》,何虹接著表示:「《AI商學院─中小企業新定向領導專班》整合多方資源與優勢,除了導入三個月策略與執行並重的速成班課程外,更將在課程結束後,將微軟豐厚的資源與應用科技延續至執行階段。」這項課程是政大產創合作企業不可缺知的重要資訊之一。

在法治方面,科技業出身的立委高虹安於10月15日在立法院舉辦「人工智慧發展法制化座談會」,指出台灣需要一套AI發展專法,並預計於本會期提出「人工智慧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草案。

座談會中,多位參與該論壇的學者與專家指出,當前各國經濟實力的背後,考驗的是科技整合的能力,AI實力更是未來國際的主要聲量,呼籲推動AI法制化與時俱進,藉此推動產業發展的數位轉型。洽吧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林奕辰指出,很多從事新創的年輕人都需要運用數據以協助創業,但目前受限「個人資料保護法」,要取得公部門的開放資料實在很難,希望未來透過修法或立法,讓新創企業能取得去識別化的資料。

臺大的AI中心與臺師大的人社團隊也於10月16日共同舉辦「科技與人文對話研討會」,聚焦人工智慧的倫理、社會、法律議題。臺大AI中心主任陳信希表示,當前各國努力發展的數位國家與智慧城市,即是仰賴AI技術與大數據進行相關資料之分析與運用,無論是個資使用與匿名處理等隱私安全問題,或是因系統決策不透明與不可解釋造成的不安等,都是政府治理與科研發展上相當重要的一環,未來該如何確保AI的透明性、可追溯性與可解釋性等將會是首要挑戰。

在法人觀點方面,第一金全球AI人工智慧基金經理人陳世杰於10月14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加快AI的發展,如自動化物流、無人配送等,有助於持續推動經濟活動。以美國零售業為例,6月實體零售銷售額年減8%,線上零售卻較前月大增18,代表這一波AI數位革命浪潮趨勢確立。

這一波的AI改革也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上個月底,國發基金創業天使投資方案的最新修正內容已通過單一個案最高投資金額提高至2000萬元或3000萬元、增加300萬元內小額投資快速申請方式(綠色通道)、持續對本方案已投資事業後續資金協助可達1億元,以及開放新創事業自己研提激勵與退場機制等,讓天使方案更具有彈性、更符合新創事業需求,是政大產創合作企業尋求資金的重要管道。未來國發基金創業天使投資方案也將持續升級,包括規模將繼續擴大,並且簡化申請手續,希望被投資的新創事業可以更穩健邁進。

本月關鍵字排行榜第2名《5G》

資料來源:國際機構Opensignal調查報告(https://www.opensignal.com/2020/10/13/benchmarking-the-global-5g-user-experience-october-update)
圖2 – 5G相較於4G下載倍數的國家排行榜

2020年,可以說是5G上路的元年,全世界各地開始建設與實測5G網路,已上路的5G為科技帶來更多的可能,預期人工智慧與物聯網也將掀起更高潮的革命。這一個月來,隨著5G的技術發展,網路媒體對5G的討論熱度愈來愈高,5G成為本月新創企業媒體關鍵字的亞軍。

5G的速度比4G更快、頻譜效率更強、覆蓋率更高、更不耗電,且方便連結各種新的無線裝置。5G網路速度較4G快約100倍,且資料傳送所需的緩衝延遲現象大幅減少。除此之外,5G的頻寬更大,可以讓更多使用者同時使用網路。

前幾週,經濟日報舉辦的「2020科技論壇」,以「5G×AI生活新境界」為主題,邀請產、官、研各界人士,探討5G時代來臨後,如何結合AI開啟新生活。與會來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陳耀祥表示,台灣第五代行動通訊(5G)今年已經開台,「5G+AI」不只是議題,而是生活。尤其5G建設是數位國家的骨幹,只有建設愈好,各種應用服務才會更多更好。

NCC主委陳耀祥認為,未來包括智慧工廠、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城市和智慧教育等應用,在5G架構上,新的應用服務將會呈現跳躍式爆發成長。陳耀祥致詞時也表示,NCC也將加速與鬆綁5G的相關政策,轉型為數位經濟典範的促進推動者。

根據國際測速機構Opensignal於10月13日發布的最新5G速率報告,在15個測試國家中,台灣的5G速率排行為第五名,超越許多高科技國家,包含第七名的南韓、第八名的香港以及第十四名的美國等,顯示我國5G的建設積極程度與發展成果。

在未來的幾年,5G將影響各行各業的發展,例如無人駕駛工具、智能家居、智能城市、AI深度運算等相關產品,預期這一波的5G浪潮將重大影響新創企業的發展,是政大產創合作企業必須關注的技術與發展方向。

本月關鍵字排行榜第3名《特斯拉》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社 (資料分析與製圖:謝安軒)
圖3 – 台灣企業社會責任指數與週報酬率

隨著特斯拉電動車的大幅降價,引發電動車購買潮,也帶動傳統車廠、汽車零組件產業與能源產業,紛紛投入電動車、週邊產品與電池相關產品的開發。特斯拉電動車引領相關產業的高度成長,並且延伸綠色能源與企業社會責任的議題,儼然成為一種「特斯拉現象」。換言之,「特斯拉」三個字不只代表汽車週邊產業的發展,也逐漸塑造企業的綠色能源與環境保育觀念,讓特斯拉成為本月新創企業媒體關鍵字的第三名。

綜所週知,電池是電動車的關鍵零組件,隨著電池技術的突破,儲能容量與轉換效能愈來愈高,結合再生能源,需要大容量儲存能源設備的特性,高能電池成為新一代的綠能工具。除此之外,在能源原料的價格表現上,電池材料銅的價格表現優於油價,而電動車使用銅的數量,又比傳統汽油車高出3.5倍,帶動電動車類股的獲利能力提升,引發電動車與電池產業的上市熱潮與股價大幅成長。

隨著全球基金與機構投資人對「環保、社會與治理」(ESG)概念的重視,促使投資人更重視環境保護與人道議題,資金挹注環境友善企業,新創企業也隨之積極投入資源到環保相關的領域。舉例而言,近年住家屋頂鋪設太陽能板的家庭,都已把電力饋入電網而獲得收入;以及智慧電表問世,能在尖峰期間關掉工業用冰箱,再把省下的電力賣回給業者,發展共享經濟模式,也帶動新創企業對太陽能板與智慧電表產品的研發。在這一波能源革命與ESG當道的浪潮下,我們建議政大產創的合作企業,可以持續關注綠色能源技術的發展


近三個月的新創企業媒體關鍵字回顧

備註:「網路關注度」指當月「新創企業」相關網路文章的瀏覽總人次,參考左側座標。「發表文章數」與「發文人數」參考右側座標。資料來源:財經新聞與產業資訊網站文章 (資料探勘分析與製圖:謝安軒)
圖4 – 新創企業網路媒體討論熱度

回顧近三個月「新創企業」的網路媒體討論熱度,本月(10月份)的討論熱度較上個月(9月份)提升121,621個瀏覽總人次(提升37.45%),相關的發表文章數減少812則(減少26.24%),發文人數則略減少138人(減少13.70%)。推測瀏覽總人次的提升與10月舉辦的多起重量級論壇有關,然而,發表文章數的下降可能反映相關議題較為集中的趨勢,也顯示這些新創論壇資訊的重要度極高,值得新創企業多加關注。

資料來源:財經新聞與產業資訊網站文章 (資料探勘分析與製圖:謝安軒)
圖5 近三個月新創企業網路媒體關鍵字排名

回顧前二個月「新創企業」的關鍵字排行榜,8月份主要因為高雄市長補選案,以及新政見的推行,讓「高雄」成為新創企業8月份的關鍵字排行榜第1名。新市長陳其邁在8月15日當選感言中,強調產業轉型、增加就業、重大交通建設及解決空汙列為高雄的四大優先政策,以及五大財經政見涵蓋橋頭科學園區、高階製造中心、鼓勵青創、深化亞洲新灣區及振興小市民經濟等,均有助於新創企業與科技產業的發展。另外,8月份高雄市政府青年局開辦青年創業發展補助,每案最高補助100萬元,申請情形踴躍,今年有123家青創事業提案申請,10萬以下有6件、10萬以上有117件。10萬以下審查後有5件通過,過案率超過8成。

9月份的關鍵字排行榜第1名為「捷克」。主要因為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訪問台灣,希望可以為捷克當地的企業家尋找新的合作夥伴,特別是在創新、科技、研發等方面,加強經貿合作。此次維特齊率領約90人訪問團造訪台灣,並與台灣簽訂「智慧城市及AIoT、創新創業、智慧機械」三項MOU,聚焦在「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綠色經濟」及「新創」等三大產業。經濟部表示,捷克2019年上半年研修投資獎勵法,針對創新研發等高附加價值產業,如物聯網、人工智慧、工業4.0、車用電子、綠能等產業提供獎勵補助,吸引外人投資,這與台灣當前5+2產業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領域相符,並成為我國新創企業的對外發展契機。


第1期 (創刊號)

發行人:產創總中心營運長顏玉明

研究員:Anxun謝安軒

編輯群:Anxun謝安軒、

誠摯歡迎提供創業經驗分享,本刊將以專欄報導刊登

本刊主要搜尋網路媒體包含:關鍵評論網、遠見雜誌、天下雜誌、中時財經新聞、蕃薯藤新聞網、moneyDJ理財新聞網、聯合新聞網、明報財經新聞、Yahoo新聞、鉅亨網、數位時代、今周刊、公視新聞網、東森新聞網、自由時報電子新聞、TVBS電子新聞、經濟日報電子新聞、三立新聞網、蘋果日報新聞網等。

Posted in 政大BIG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