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 駿德 Angus

分享文章:

歡迎訂閱
《政大產創總中心 電子報》

即時接收本中心最新活動訊息及專題報導

訂閱服務確認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訂閱失敗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Author

陳 駿德 Angus

Share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圖左)

打開視訊鏡頭,陳慧敏開頭便直問:「你有我的履歷嗎?你知道我在政大待了很久嗎?」

雙修俄文和新聞系、攻讀新聞所的陳慧敏,在政大待了九年。當時政大新聞系與聯合報的產學合作,開啟了她在聯合報的七年職涯。婚後隨夫旅美十年間,她曾返台做特約記者、紀綠片企劃,目前則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總編審。

陳慧敏認為,在政大所受的薰陶,讓她得以悠遊於各式媒體工作。新聞系培養了她強大的學習能力,能在議題發生當下迅速掌握重點;外語學院則孕育了她的國際視野,使她抱持探索世界國情文化的初心。

陳慧敏說,培養學習能力的三大重點是:

保持好奇心、建立知識地圖、培養人脈關係。

她曾在聯合報負責兩岸關係議題,範圍包括政治、經濟、外交等,每個領域都博大精深。因此,她常保好奇心,一有新的議題就去探討、去瞭解,訓練自己的議題敏感度和思考能力。進而有意識的建立、架構各行業的知識地圖,知道該看什麼專業媒體、網站,去關注新書、新討論,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切入議題核心。

至於人脈關係,在政大求學時期的團體作業和報告,都是陳慧敏與同學合作、建立自己口碑的基石。即便只有一面之緣,也會形成無形的人脈網絡。「這些都是我工作需要幫忙時,很重要的資源。」

2019 年5月,陳慧敏接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下簡稱「查核中心」)總編審工作,此時中心才成立約一年,查核技巧和方法都尚不熟練,假新聞的傳播速度又遠快於事實查核,但她強調:「我們的目的不是要產出很多查核報告,而是產出正確扎實的查核報告。」

她以一則疫情間出現的假新聞為例:威尼斯因為遊客減少而出現海豚。當時,查核中心不只從照片反搜,證明這個海豚是出現在義大利另一個港口,更去比對 Google 地圖,找出這張照片的實景。每一則報告都相當嚴謹,因此人力培養與訓練更要扎實。

此外,和一般新聞媒體訪問人物、查找原始文件不同,事實查核是數位工作,需要學習新的科技工具與技術,以節省人力並加快查核速度。查核中心與科技媒體巨頭 Line、Goolge、Facebook 合作,除了發佈報告外,更有賴演算法加持、出現在搜尋結果前面,藉此降低不實訊息的觸及率。

查核中心的執行宗旨,是導入國際最新查核技巧和方法、推廣媒體識讀,教育民眾數位查證的能力。陳慧敏表示,小學生要了解訊息的產製過程;中學生要理解查證技巧和工具:大學生則是運用自身專業能力和諮商談判技巧,協助闢謠。

面對負面評論與立場質疑,

陳慧敏說:「更要去檢視自己的工作是否做得扎實」。

事實查核是指責別人錯誤的工作,因此態度要更謙虛、方法要更嚴謹。對她而言,抨擊聲浪不是太大的壓力,事多人少才是最大的挑戰。然而,她對中心的發展仍持樂觀態度,因為事實查核是完全開創性的工作,每一步都是前進和開拓。

談及媒體產業的前景,陳慧敏提醒學生不忘思考媒體的未來。目前的媒體生態「重即時、重真實、不重規格」,傳播科系學生應更注重跨界發展的可能性,思考媒體的各種出路,包括文字、影音、廣播、社群平台,以及未來更多的數位時代媒介。

對於菜鳥媒體從業者、記者,初出社會心態調整上的建議,她則說,「花俏的東西不是最重要的」,當記者只要勤奮,每天都會有產出,但如何從菜鳥變資深,重點還是知識地圖、人脈網絡,而對文字的敏感度、批判思考、搜集資料、採訪寫作能力,皆需在學校中深深的紮底、養成。

發行:產創總中心

編輯:連爾歡

撰文:楊軒妮

圖片:陳慧敏提供